缩微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合性强且技术成熟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起源于1838年英国摄影师丹赛用摄影的方法通过显微镜第一次把一张20英寸的文件拍成1/8寸的缩微影像,至今已发展了上百年。它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原始信息原封不动地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摄影记录在感光材料(通常是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传播和使用。
缩微技术最早应用于“谍战”,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人达格朗成功地利用缩微技术传递了11.5万封信件情报。而如今,含有缩微影像的感光胶片通常用来记录书刊、报纸、照片、图纸、单据等,并广泛地应用于图书档案、军政研学等领域。
1985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从此掀开了在全国图书馆范围内利用缩微技术对文献进行再生性保护的序幕。30多年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其25家成员馆共通过缩微技术拍摄珍贵典籍近15万种、6700余万拍,其中至少有20%的原始文献现在已经完全无法阅读,至少有70%的原件已不再提供一般借阅服务。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缩微技术非常普及。进入本世纪以来,曾有一段时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业内对缩微技术的使用逐渐减少,把精力和资金重点投入到文献的数字化上。然而近几年,缩微技术在业内又逐渐恢复了活力,主要的原因在于数字化保存介质更新频率快,形成了“三年一升级,五年一换代”的“行业规则”,同时因为设备升级而进行的数据载体迁移,不但耗费了巨大的成本,也存在数据损失的风险。而缩微技术由于其保存介质的稳定性以及后期几乎零投入的特性,逐渐成为异质备份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老化实验证明,在恒温恒湿的库房内,缩微文献的保存寿命可达500年甚至更久。
除此之外,缩微品还具有高度还原、节省空间、等效原件等优势。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古籍都存在虫蛀、鼠咬、水泡、絮化等问题,在历朝历代的保存过程中,又容易多出许多修补、批注、钤印等痕迹。某些数字修复技术突出美学特征,追求整齐划一,这些痕迹就很容易丢失,而它们恰恰在学术研究方面能揭示出更完整的文献信息。缩微的原貌复现优势就很明显。
汉龙公司是国内做缩微业务最早的公司之一,早在80年代末,汉龙公司就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了大量专业缩微设备。随着近年来图书馆、档案馆对于缩微工作的重视,汉龙公司又为多家图书馆、档案馆提供了缩微设备(传统拍照和数转模)的解决方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工作人员演示汉龙公司缩微设备
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相互融合,可以让读者们更方便地查阅到他们需要的资料。缩微胶片数字化将已抢救的古旧文献完整地展现给读者,既提升了已抢救文献的利用率,又避免了对原始古籍文献的再次数字扫描;而数字资源转缩微胶片是利用缩微胶片长期保存的可靠性优势,将数字资源以影像的方式固化在缩微胶片上,这一技术行内称为“数转模”,是缩微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